南昌芭莎助孕网

抖腿可能影响孩子睡眠、身高、学习,这9个表现

69

  上课很无聊,那就抖抖腿;

  坐着很难受,赶紧抖抖腿;

  睡觉不舒服,还是抖抖腿。

  抖腿,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运动”。

  但是,在老一辈看来,抖腿是没出息的表现。有句俗话“男抖穷、女抖贱”就用来批评爱抖腿的晚辈们。

  

  其实像抖腿这样的小动作有很多,比如有的人喜欢揉眼睛、捋头发、碰鼻子等。

  明星也不例外,不久前郑爽就被拍到在剧组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抖腿的照片;

  

  张艺兴也因为“抖腿舞”上了微博热搜。

  

  除了成年人有这些小动作,许多孩子也有。

  有些孩子仿佛消停不下来,站着抖腿、吃饭抖腿、上课抖腿、躺着没事也抖两下。

  坐在汤汤后排的同学上课就经常抖腿,有时幅度大了,一个不小心还蹬到汤汤的椅子。

  汤汤回家总是抱怨:

  “他抖个不停,太影响我听课了,他是不是有多动症啊!”

  为什么孩子会无意识抖腿呢?和多动症有关吗?抖腿背后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抖腿可能有病,但不是多动症

  1.人类祖先的遗传

  抖腿的动作基本是脚尖着地、大腿发力不断抖动,是不是很像起跑前的预备动作呢?

  人类的祖先每天生活在危险的环境中,这样类似起跑的姿势是随时准备应对危险情况的。

  

  在遗传心理学中,出现抖腿这样的动作,也正是说明了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中。

  2.处于焦虑状态时

  当人们处于焦虑的状态时会觉得不舒服,这种情况下,身体就会通过肢体去表达不适,也就会不自觉的开始抖腿。

  比如说,孩子们会在考试前紧张,除了在心里默默复习之外,还会开始抖腿;

  抖腿可能影响孩子睡眠、身高、学习,这9个表现

  又或者还有五分钟就下课了,孩子们会开始按捺不住焦躁,这时也会抖腿。

  3.处于疲惫状态时

  人们每天有大部分时间坐在书桌、电脑前,孩子们上课时也必须坐姿端正。

  

  但是长时间坐着会产生疲惫感,这时人们就会抖腿,以此抑制住想站起来活动的冲动,并适当地放松。

  4.患有“抖腿综合症”

  医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做不宁腿综合征,又称不安腿综合征。

  它的症状就是不可抑制地抖腿。

  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抖腿行为,大多数不属于这类疾病,只是一种习惯性动作。

  但是当抖腿在休息或睡觉时难以控制地发生,在运动后减轻,而且腿部会感觉不适时,这种情况就是不宁腿综合征了。

  

  浙江大学医学院疼痛科调查表示,国外不安腿综合征发病率在2%-10%,而国内在1.2%-5%,其中代孕妇是高发人群之一,发病率在11%左右。

  它的具体症状表现为:

  下肢强烈不适,好像有蚂蚁在爬,让人急切地想动;持续腿部运动,反反复复活动腿部,但持续时间短暂;夜间或休息时症状加重,白天症状比较轻,凌晨最严重;周期性腿动,睡眠时会重复出现髋、膝、踝关节的动作,并伴有痉挛或抽搐。

  第32届美国联合专业睡眠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严重的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期缺乏休息比普通人更有可能计划和尝试自杀。

  

  杭州42岁的方先生每天吃三粒安眠药才能入睡,但两三个小时候就会醒来,必须要在家里快走半小时才能继续睡觉。

  在医院接受检查后被确诊为不安腿综合症,接受手术治疗后,方先生恢复正常生活。

  方先生兴奋地说:这是几十年来睡得最踏实的觉了。

  医生建议:如果抖腿已经影响睡眠,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控制。

  除了以上原因引起的抖腿,还有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抖腿是不是患上了抽动症?

  大家都不知道的病症——抽动症抖腿可能影响孩子睡眠、身高、学习,这9个表现

  

  首先,抽动症的学术名称叫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

  表现为一组或一块肌肉不自主地反复抽动,比如反复眨眼、摇头、抽鼻、清嗓音、扭脖子、咧嘴、耸肩、甩胳膊、踢腿等,甚至全身抽搐。

  去年9月份,朋友胡先生发现5岁的儿子开始频繁眨眼,家人都以为是角膜炎,服药后孩子症状也开始减轻。

  后来孩子的喉咙又开始发出咳嗽的声音,家人认为是不良习惯,想了许多办法也没有改正。

  

  今年3月份,孩子发出咳嗽声变得频繁起来,与此同时还经常甩手臂、伸脖子、走路也经常走20米停20米,最后医生确诊孩子患了抽动症。

  胡先生非常自责,由于自己缺乏相关知识,经常会在孩子犯病时批评孩子,等发现去治疗时已经晚了,导致抽动症伴随孩子一生。

  

  根据仁爱中医儿科研究院调查显示:

  很多家长以为抽动症不需要治疗,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逐渐自愈。但根据临床观察,抽动症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不会自愈的。

  所以医生建议家长们多了解抽动症的症状,有助于及时判断。

  抽动症的具体表现是:

  1、咧嘴、撅嘴、缩鼻、扮鬼脸等,这些都是由于孩子面部肌肉抽动所引起的。

  2、孩子眼部肌肉抽动症常可导致孩子表现出扬眉、皱眉、眨眼、斜眼、翻白眼、凝视等。

  

  3、孩子喉部发声抽动时常可表现为异常声音,如干咳声、清嗓子、吼叫声、或不停地吐唾沫、口吃、重音不当,不自主的骂人、说脏话等。

  4、孩子上肢抽动时表现为甩手、举臂、扭臂、搓手指、握拳;下肢抽动则表现为抖腿、踢腿、踮脚、旋转,危姿走路、步态异常等。

  5、孩子颈部肌肉抽动常可表现为点头、摇头、扭脖子、耸肩等。

  

  6、躯干抽动常可导致患儿表现为挺胸、扭腰、身体扭转;其中腹肌抽动是不容易被家长发现的,家长们要多加注意。

  抽动症除了以上这些临床表现,还有其他比较明显症状,只要注意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1、当孩子情绪激动,运动量过大,疲劳过度或感冒时,抽动症状会明显加重。

  

  2、抽动症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终导致学习困难、成绩严重下滑。

  3、少数重症患者有自残行为,比如咬手指、划破皮肤、击打身体等导致自己身体受伤,或者是挖鼻涕放在嘴里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动作。

  

  如果孩子出现抖腿情况,家长们先不要慌乱,结合以上症状判断孩子是否患有抽动症。

  如果症状相符,需及时去医院就诊;如果孩子只是习惯性抖腿,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帮助孩子“戒抖”。

  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抖腿?

  1.指出弊端

  许多孩子并不知道抖腿是个坏习惯,也不知道究竟“坏”在哪里。

  

  所以家长们要在发现孩子抖腿的第一时间耐心告诉孩子:

  抖腿是不好的行为,会让人觉得没有礼貌,有时抖腿的动静会影响其他人。

  家长一定要耐心和孩子说明,不要批评孩子,当孩子明白抖腿并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刻意避免。

  

  2.关心孩子日常生活

  如果孩子是出于焦虑、紧张而抖腿,家长们要多关心孩子日常生活,了解他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家长们可以在晚餐时多和孩子聊聊天,询问孩子每天的生活、学习情况,遇到什么开心、不开心的事儿。

  如果孩子在考试、比赛前容易紧张而抖腿,家长们可以教孩子一些其他的缓解紧张情绪的方式方法,比如站起来舒展身体,多做做深呼吸。

  

  3.带着症状去生活

  认知资源理论主要研究注意力是如何协调不同任务。在某段时间内,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一件事中用得多了,另一件事中就用得少了。

  有些好动的孩子在课堂上被老师要求坐姿端正、手摆放在固定位置时,反而听课效率就降低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控制姿势上了。

  

  日本森田正马教授的森田疗法主要倡导:

  不要刻意把自己的某种症状当回事儿,这样反而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如果孩子不抖腿也不会焦虑,那么可以经常监督提醒孩子。

  如果孩子是控制抖腿需要消耗大量注意力的类型,那么改善抖腿就不能着急提上日程了。

  总的来说,最重要的是家长们平时多关心孩子,通过他们的行为、情绪来判断抖腿究竟是坏习惯,还是疾病。

  坏习惯可以改善,但是生病一定要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