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芭莎助孕网

寻找代孕:课改聚焦 | 以审辩式思维读论语

58

  本文约3700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审辩式阅读要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文本的缝隙与空白,重视语境的影响,关注上下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解读出作品的浅层意义与深层意蕴。用审辩式思维读《论语》,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意义,读出《论语》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历史意义,结合当下读出现实意义。

  1

  读《论语》时,我们会发现孔子评价管仲共有四处,分别如下。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宪问》)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寻找代孕:课改聚焦 | 以审辩式思维读论语,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宪问》)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舆?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宪问》)

  在《八佾》篇里孔子点名批评管仲气量狭小,又毫不客气地指出实例,批评管仲不节俭、不知“礼”:“如果管仲知礼,那天下还有不知礼的人吗?”这个评价可真算是低到尘埃中了。然而在子路、子贡质疑管仲是否是仁者时,孔子又毫不犹豫地高度评价管仲是一个“仁”者。对管仲既严厉批评又高度赞扬,这截然相反的评价难道是因为孔子立场的不坚定?抑或是孔子随性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分析文本可以见到,这其实是源于评价的角度不一。一个是站在“俭”“礼”的角度,一个是站在“仁”的角度。角度不同,评价同一个人自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可以给我们启示:对同一个人,我们所处的立场不一样,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由此扩展出去,我们对同一件事、同一本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来看。读经典亦是如此,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运用审辩式思维阅读经典。

  2

  审辩式思维是谢小庆老师对critical thinking 的翻译,这个词的通行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运用审辩式思维阅读文章,我们称之为审辩式阅读。按照Pirozzi 在2003 年所做的解释,审辩式阅读指的是:

  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它包括释义和评价的技能,可以使读者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把事实与观点区分开,并且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同时,要通过推理推导出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逻辑的部分。如果对这段话进行概括,其实就是读懂和评价。这里的读懂更强调关注文本,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文本的缝隙与空白,重视语境的影响,关注上下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解读出作品的浅层意义与深层意蕴。

  3

  学习《论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懂。尽管历代解释《论语》的书数不胜数,但一些语录在流传过程中,其本意也被蒙上了厚厚的面纱,准确把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朽木不可雕也”,说起这句话,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这是孔子在批评上课睡觉的同学。我们看《论语》中的原句,仿佛也是如此: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

  但当我们把这一则后面几句读完后,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孔子说自己看人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以前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这个人能做到;可是现在他不仅听别人说什么,还要观察其行为。这个改变是从谁那里开始的呢?从宰予开始。从宰予做的什么事开始呢?从宰予睡觉时开始。再想孔子的听言观行,我们可以推测出宰予除了课上睡觉这“行”,应该还有与其“行”不一致的“言”,这才招来了孔子的批评与感慨。当我们“推导言外之意,填补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对这则语录的完整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宰予向老师郑重承诺,上课再也不睡觉了。可是他又睡着了,于是孔子才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所以我们读经典时,一定不能断章取义,要看上下文的语境,这样才能得出最符合本意的理解。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关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解,很多人认为是“为君者尽君道,为臣者尽臣道;为父者尽父道,为子者尽子道”,后来更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也成为后来孔子备受批判的原因之一。但这句话还有一种理解:只有国君是国君,臣子才能是臣子;只有父亲是父亲,儿子才能是儿子。到底要如何理解这句话,才能最接近孔子的本意呢?我们再回到语录,考察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子是在回答齐景公的问题时说的这句话。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即位初期,能够做到任用贤臣、励精图治,使齐国日渐强盛。但晚年喜亲近谗佞之臣,国家政治并不清明。并且年近六十,儿子众多,不立世子,《史记》中称其“恶言嗣事”。齐国公子们也多怀异心,彼此猜忌。大夫田氏(原陈国公子完之后)广纳民心,在灾荒之年向民众开仓借粮,并且大斗借出、小斗收回,结果“齐之民归之如流水”。田氏家族迅速赢得了民心,以至于晏婴预言“齐政卒归田氏。田氏虽无大德,以公权私,有德于民,民爱之”。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孔子所言应该是特意提醒齐景公首先做好国君、做好父亲,这样臣子和儿子才会尽到自己的本分。这种理解在《论语》其他篇章中也曾出现:

  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孔子认为臣以忠事君的前提是君主要按礼来使用臣子,也就是说臣子忠君是有条件的。这种思想在孟子的表达中表现得更为明确: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 寻找代孕:课改聚焦 | 以审辩式思维读论语 离娄下》)

  之所以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寻找代孕:课改聚焦 | 以审辩式思维读论语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样的理解,不过是后世统治者为了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对孔子的原话做了扭曲罢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了解相关时代背景是我们读《论语》时必不可少的功课。在《论语》中还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后人对这句话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南怀瑾称赞说孔子说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不在那个位置上,不能真知道它的内容。而李敖则激烈批评孔子,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当面对邪恶与黑暗的时候,“不问政事”是共犯!出现这样的分歧,其实也是因为评价者站在了不同的立场去看待这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具体事件的情况。当“在其位”的人能够胜任其职,做得很好,不在其位的人不要谋其政,否则就容易出现越职侵权的现象,最后导致政治的混乱。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来目的就是强调要“正名定分”。这有其历史背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僭越天子,大夫僭越诸侯,甚至大夫僭越天子的现象都有出现。例如,孔子说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是宫廷乐舞,八人一行为一佾,八佾则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舞八佾,诸侯舞六佾,卿大夫舞四佾,士舞二佾。而季氏只是鲁国的大夫,按照职位只能四佾,却直接用了天子才能用的八佾。所以孔子才生气地说,如果这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4

  如果脱离孔子的言说背景,只是机械地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奉为宝典,认为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就一定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在其位”者不能尽职尽责,就不会有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之人。若果真如此,“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何须论战;居江湖之远,范仲淹不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晚明灭亡之时,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末变法失败,谭嗣同慷慨激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这样的时刻我们还能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来评价其人其行吗?

  所以当我们读《论语》以及其他传统文化经典时,应该进行多角度的审辩式阅读,其中有两点尤其要注意。首先,要读出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历史意义:只有结合经典的具体背景,在历史语境下进行分析时,我们才能准确理解文化经典,读出其应有的历史意义。否则就会进行盲目的批判,将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当作了历史的垃圾,“放一把火烧了”。其次,我们更需要结合当下读出传统文化经典的现实意义。在传统文化旗帜高扬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理性,不能跪着读经典。将传统文化中的所有内容拿过来,不假思索地就高高举在头顶,单纯地加以膜拜,这样的态度是对经典的误读,甚至可以说是践踏经典。在学习《论语》、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时,当我们切实做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经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起来,进行审辩式阅读,我们才真正做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