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莎生子网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404

  在试管婴儿胚胎移植阶段,为保障移植成功率,并不是所有受精成功的胚胎都可以移植,而是要选择最好的胚胎进行移植。取卵后常常会问主治医生:我的胚胎情况怎么样,大部分时候医生会告诉你,还不错,挺好的,但是对于报告上的数字一窍不通,今天小爱姐就来为大家讲解下如何看懂胚胎报告。

  试管胚胎等级是什么意思?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辅助生殖治疗成功与否其中一个主导因素是实验室胚胎培养这一过程,而当下所说的胚胎质量等级就是针对培育后胚胎优劣的一个评估,等级越高代表着该胚胎质量越好。

  试管胚胎发育的过程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一般评估试管胚胎等级需要胚胎师在高倍(200~400倍)显微镜下进行,主要是观察胚胎形态的各种指标对胚胎进行评级,通常外观漂亮、生长速度正常的胚胎相对评分较高,这种形态学评估的方法是国际上公认的评价胚胎质量的一个标准。

  第三天(D3)胚胎质量评级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D3天胚胎评分标准主要是根据第三天胚胎发育速度卵裂球数目、卵裂球的均一度及胚胎碎片数量来评分。大量数据显示最佳的D3胚胎,其卵裂球细胞数目为7~9个,如果细胞少于6个或者更少或者可能是发育迟缓胚胎,超过9个则是发育过快的胚胎。

  1、I级胚胎:细胞大小均等,透亮,胞质无颗粒,碎片0%-5%;

  2、II级胚胎:细胞大小略不均,胞质有颗粒现象,碎片6%-20%;

  3、III级胚胎:细胞大小明显不均,胞质有明显颗粒现象,碎片21%-50%;

  4、IV级胚胎:细胞大小严重不均,胞质有严重颗粒现象,碎片>50%。

  注:I级最好,IV级最差为不可用胚;I级和II级称为优质胚胎,I~III级为可用胚胎。

  在现有的D3胚胎评估系统中,118(11/8或者811)胚胎质量是最优的,除此之外D3胚胎等级的评估还包含多核细胞、空泡、透明带异常以及胞质粗颗粒等方面。

  这是胚胎的四个参照等级,一般一级和二级的第三天胚胎都是很不错的。三级的差了点,但还能用。碎片的生成是细胞凋亡的征象,碎片越多的胚胎,生长潜力可能越差,这成了判断胚胎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五天(D5)囊胚质量评级

  经历了早期胚胎后,等到第5、6天时胚胎会发展成几十个上百个细胞就变成了囊胚,这时就会对囊胚应用新的评级标准而进行划分: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1期:早期有腔室囊胚,囊胚腔小于胚胎总体积的1/2;

  2期:囊胚腔体积大于或等于胚胎总体积的1/2;

  3期:完全扩张囊胚,囊胚腔完全占据了胚胎的总体积;

  4期:扩张囊胚,囊胚腔完全充满胚胎,胚胎总体积变大,透明带变薄;

  处于3至6期的囊胚,还需对其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进行质量分级:

  内细胞团分级:

  A级,细胞数目多,排列紧密;

  B级,细胞数目少,排列松散;

  C级,细胞数目很少。

  滋养层细胞分级:

  A级,上皮细胞层由较多的细胞组成,结构致密;

  B级,上皮细胞层由不多的细胞组成,结构松散;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C级,上皮细胞层由稀疏的细胞组成。

  三个数字结合起来,就能大致知道囊胚的形态。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比如4AA囊胚,它是一个细胞排列紧密、几乎没有碎片、还没有孵出的囊胚,通常被认为最适合移植的囊胚。

  胚胎等级越高着床几率越大么?

  三分钟教你如何识别试管婴儿胚胎等级,科学评估试管婴儿着床率!

  同样品质越好的囊胚代表着有越好的着床率,怀孕的成功率也就越高。所以说试管胚胎等级与成功率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囊胚移植不仅能够提高怀孕率还能降低多胞胎率、流产与宫外孕的机率。

  囊胚等级与怀孕率

  1、Grade1,囊胚腔小于总体积一半,怀孕率达20~30%;

  2、Grade2,囊胚腔大于或等于总体积一半,怀孕率达30~40%;

  3、Grade3,囊胚逐渐在扩展,怀孕率达40~50%;

  4、Grade4,囊胚完全扩张,怀孕率达50~60%;

  5、Grade5,囊胚从透明带逸出一部分,怀孕率达60~70%;

  6、Grade6,囊胚从透明带逸出,怀孕率达60~70%。

  等级越高、质量越好的胚胎移植后其怀孕率越高。在整个试管婴儿治疗中,胚胎移植不仅是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此次治疗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试管婴儿移植过程中,医生会优先选用优质胚胎进行移植,尽量使大家能够一次性受孕成功。


参考资料